Sunday, July 19, 2009

19/7/09 Ming Pao 誰要做海嘯後的靈性導師?

【明報專訊】靈修,就是靈性的修養或操練。教徒有規律的抽出時間獨處,進行默想、祈禱、讀經等等宗教活動,就是刻意抽離凡俗的生活,進入神聖的時空,好以更新的自我再次返入紅塵。於是靈修在本質上就是對現世生活作出異議,甚至是反抗一切現世的價值主張,哪怕這些價值主張披上宗教的外衣。四世紀的沙漠修士湧現,就是對基督教成為國教後,迅速庸俗化的強力回應。


八十年代以前,香港教會提供的靈修指導材料選擇很少,七八十年代引起風尚的,是由當時基督教的年輕領袖蘇恩佩推介翻譯傅士德(Richard Foster)的《屬靈操練禮讚》,配合她領導的「突破」運動,以「逆流而上、抗衡文化」為軸心,向消費主義、資本主義、個人主義開戰,提出以基督教傳統中不同的操練——靜默、禁食、簡樸、研究、服侍、慶祝等等由內在至外在、由個人的自我意識至群體服務等多角度的操練指南。當時的「突破」更屬意推動簡樸,隨後譯出了傅士德的《簡樸生活真諦》。


同期廣為信徒關注的,是由溫偉耀引介、荷蘭籍天主教神父盧雲(Henri Nouwen)一套靈修方法為核心的屬靈操練。比起「突破」針對文化抗衡的靈修取向,盧雲更為關注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邊緣人,例如《負傷的治療者》The Wounded Healer指受苦經驗是牧養工作的前提、《奉耶穌的名》認為廿一世紀的領袖的試探是「成為相關、受歡迎、有權勢」,《羅馬城的小丑戲》則延續自《從幻想到祈禱》中,着重獨處、獨身、禱告及默觀等基督教大公傳統的靈修核心,其中談及羅馬城的大而又空蕩蕩的教堂,盧雲更指出它們的無用之用,跟今天主導社會的積效主義、「資源增值」,大異奇趣。


值得一題的是教會社會也同樣重視的「加爾各答的天使」德蘭修女,她體驗的「在窮人身上看見基督」呼喚中產階級信徒關注貧窮人,要信徒在身體力行中進行靈修。


以上注重聆聽內心聲音、獨處、默觀、勞動、服侍等等在八九十年代在教會廣為學效的靈修方法,在廿一世紀的香港,忽然銷聲匿迹。


九七後的靈性狀况


九七前信徒的靈性操練主要針對教育、社會工作及醫療等,三種外國傳教士來華所必要開展的福音預備工作。八十年代主導的靈修方法,非常配合這些行業的工作倫理(work ethic)。九七後香港的大學畢業生大多投入金融服務業,相應興起了所謂「職場神學」,針對他們出版的靈修書是《市井聖徒》。與八十年代以前的《荒漠甘泉》形式相似,同樣是個人角度的信仰反省,可以說是後者的「潮」版。


在金融服務業工作的信徒,由於靈修時間少,能夠閱讀的聖經經文短,提供的思考空間更有限,結果是長期對於聖經解讀能力的虧空。最近我接觸的大專生中,有已返教會十年經驗的,居然不知聖徒保羅是誰。教會極須進行信徒聖經知識調查,以確認及面對信徒靈性知識貧乏的事實。


由商界主導的教會活動


另外,佔據信徒緊迫的時間表的,是一系列企業文化主導的大型教會活動/運動。以往教會辦的大型活動只有兩類,佈道會與培靈會,簡單而言,就是找一些能言善道的牧師,向教會內(培靈)及教會外(佈道)講道。九七後忽然出現了眾多新型的聚會﹕國慶祈禱會、耶穌大巡行、千人祈禱分享會、全球公禱日等等。而舊有的大型佈道會,更有成為政府慶回歸的活動之一者。這些活動都轉由商界主導舉辦、設計,以及由商界領袖甚至是官員演說,帶出的信息已不再關乎內心敬虔、犧牲、服務;相反主要的信息是(新自由主義經濟中)逆境自強、如何成功、在工作(特別是金融服務業)的挑戰中「經歷神」。靈修變相成為支持信徒逆境自強(無論社會和工作環境多麼糟糕),甚至成功取得更多名和利的動力,擁抱主流價值。


還有,九七前的教會領袖大多是神職人員,即或沒有什麼高深神學理論,牧會起碼廿年以上。九七後香港卻出現新的靈性指標,只要是有社會身分,特別是企業及政治身分,立時成為大型聚會的站台人。於是黃仁龍在禁毒報告書引一段時空錯置的箴言、曾俊華誤引一位德國神學家,本來無非為其工作加強基督教對政府的合法性,效果卻是進一步對基督教進行挪用,抽空教會的知識基礎,改造了基督教的靈性。


重拾古典屬靈操練


新的教會「話事人」長於籌辦各種event,以保險業為例,筆者一位剛畢業入行一年的友人,已可以兩三日內動員200人籌辦嘉年華會。這種動員及組織類似大球場級數的活動的能力,是傳統教會組織的什麼領袖訓練,所望塵莫及的。


配合教徒缺乏教導聖經、教會對(中國)市場的渴求、九七後「類國教」位置的失落、中產教徒在M型社會的焦慮,古老的獨處、默想已顯得奢侈,研究聖經、堅持真理甚至會「危害」人際關係,今時今日已顯得不合時宜;反而靈活、服從、忍耐、服務、追求卓越等,成為了主流社會輕易挪用的靈性質素。然而,經歷金融海嘯的衝擊,中產信徒可有新的靈性導師?是要堅持跟隨社會的「成功人士」的靈性?還是要回到(抗衡資本主義的)古典的屬靈操練?又還是基督教要來一次徹底的社會Vs.神學對話,結合大公教會的智慧與本地進步思維,建構新一代公義、參與、可持續的靈性?


文 吳國偉(大公神學工作室)

No comments: